当孩子确诊
鼻炎后,科学细致的日常护理能有效减轻症状、减少复发,是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以下从饮食调理、诱因预防、鼻腔护理等方面,为家长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护理建议。
一、饮食调理
鼻炎患儿的饮食需兼顾“增强体质”与“避免刺激”,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:
规避禁忌食物:辛辣刺激(如辣椒、生姜、大蒜等调料,以及辣条、麻辣零食)会加重鼻黏膜充血;生冷寒性食物(如冰淇淋、冰饮、寒性水果如西瓜、梨等)可能刺激呼吸道,导致鼻塞、流涕加重,需严格控制。
增加温补食材:适当给孩子吃一些性平或温补的食物,如瘦肉、鸡肉、南瓜、胡萝卜、山药等,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。冬季可煮些生姜红枣汤(适量生姜,避免过辣)、山药粥,帮助调理体质。
保证水分摄入:鼓励孩子多喝温水,保持呼吸道湿润,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,促进排出。
二、诱因预防
鼻炎的反复发作往往与诱因密切相关,针对性预防能显著减少不适:
1.预防感冒,筑牢第一道防线
感冒是感染性鼻炎的常见诱因,需从细节入手预防:
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孩子受凉;出汗后及时擦干,更换湿衣服,防止寒气入侵。
勤洗手,尤其在饭前便后、外出归来后,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,减少病毒、细菌传播。
流感季节少去人群密集、通风差的场所(如商场、游乐场),必要时戴口罩,降低交叉感染风险。
过敏原检测:建议带孩子到医院做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IgE检测,明确具体过敏原(如尘螨、花粉、宠物皮屑等),针对性防护。
居家环境改造:
对尘螨过敏:将羽绒枕头、被子更换为防螨面料制品;每周用55℃以上热水清洗床单、被套、枕套;床垫、沙发定期用除螨仪清洁,避免用扫帚清扫(会扬起螨虫尸体和排泄物)。
对花粉过敏:春秋季花粉浓度高时,减少户外活动,外出时戴口罩和护目镜;回家后立即更换外衣、洗脸漱口,避免花粉带入室内。
对宠物过敏:尽量不养宠物;若已养,将宠物安置在阳台等非生活区域,避免进入卧室,每周彻底清洁宠物活动区域。
季节性预防: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儿,在发作前1-2个月就需做好准备(如提前使用鼻用激素预防、调整外出时间),能有效减轻发作时的症状。
三、鼻腔护理
1.生理盐水/海盐水冲洗
频率:建议每天早晚各一次,若孩子鼻塞、流涕明显,可增加至每天3次。
操作要点:
婴幼儿:使用喷雾型或滴鼻型生理盐水,每次每侧鼻孔滴1-2滴,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轻吸出,避免使用洗鼻器(易引发呛咳)。
3岁以上儿童:可使用洗鼻器,让孩子头部稍前倾,嘴巴微微张开(用嘴呼吸),将冲洗头轻轻放入一侧鼻孔,缓慢挤压瓶体,让盐水从另一侧鼻孔流出,两侧交替进行。冲洗时避免用力过猛,以防盐水流入中耳引发不适。
作用:不仅能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、细菌、分泌物,还能保持鼻黏膜湿润,增强局部免疫功能,促进炎症恢复。
2.日常行为管理
及时擦拭鼻涕: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拭,避免用力摩擦鼻翼(可涂抹少量凡士林保护皮肤);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方式——按住一侧鼻孔,轻轻擤另一侧,避免两侧同时用力,防止分泌物逆行进入鼻窦或中耳。
禁止挖鼻:孩子鼻塞或鼻痒时,可能会不自觉挖鼻,需及时制止(可修剪短指甲),以防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或感染。若鼻腔内有干痂,可用生理盐水软化后再清理。
四、就医提示:这些情况需及时就诊
即使护理得当,若出现以下情况,需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:
单纯流鼻涕持续超过1周,且无明显好转;
流鼻涕伴随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精神差等全身症状,持续2周未缓解;
出现呼吸困难、打鼾加重、听力下降、频繁鼻出血等症状。
孩子的健康需要家长的细心守护,面对鼻炎不必过度焦虑,只要坚持科学护理、配合医生治疗,就能有效控制病情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,可
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咨询问诊电话:
025-85262032,会有专人为您答疑解惑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挂号优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