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出血是儿童和成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,但频繁出血或出血量较大时,需警惕背后的潜在病因。鼻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局部因素(鼻腔及周围组织问题)和全身因素(身体其他系统异常),了解这些病因能帮我们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。
一、局部原因
鼻出血大多与鼻腔局部病变相关,这些问题直接损伤鼻黏膜或影响鼻腔血管,导致出血:
1.外伤
儿童好动,挖鼻孔、碰撞鼻部、用力擤鼻等动作,容易损伤鼻黏膜血管(鼻腔黏膜薄、血管丰富,尤其鼻中隔前下方是“易出血区”);
少数情况如鼻部手术、鼻腔异物取出时的黏膜损伤,也可能引发出血。
鼻中隔是分隔左右鼻孔的软骨和骨质结构,若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偏曲,偏曲部位的黏膜会因长期受气流、尘埃刺激而变得干燥、脆弱,容易破裂出血,且出血多反复发生。
3.鼻腔、鼻窦或鼻咽部肿瘤
良性肿瘤:以鼻腔血管瘤最常见,表现为反复少量出血或鼻涕带血,触碰时易出血;
恶性肿瘤:早期多为涕中带血(鼻涕中混有血丝),或回吸鼻涕时痰中带血(鼻咽部肿瘤典型表现),随着病情进展,出血可能增多,还可能伴随鼻塞、头痛等症状,需及时排查。
4.鼻腔异物
多见于35岁儿童,孩子可能将小玩具、纸团等塞入鼻腔,异物长期刺激鼻黏膜,导致局部感染、糜烂,引发出血,常伴随鼻塞、流脓涕、鼻腔异味等表现。
普通
鼻炎、鼻窦炎发作时,鼻黏膜充血肿胀,血管扩张,用力擤鼻或黏膜干燥时易破裂出血,出血量通常较少,多伴随鼻塞、流涕;
特殊感染如结核、梅毒等(少见),会破坏鼻黏膜和血管,导致慢性反复出血。
二、全身原因:
全身因素引发的鼻出血,多与血管功能、凝血机制异常相关,出血可能更频繁或难以止住,需警惕潜在疾病:
1.循环系统疾病
高血压、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常见原因:血压骤升时,鼻腔血管(尤其小动脉)易破裂,出血多较急、量较大,且止血难度较高;
此外,剧烈咳嗽、情绪激动等导致瞬间血压升高,也可能诱发鼻出血。
2.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
血液病(如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)会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数量不足,鼻出血后难以凝固,表现为出血量大、反复不止;
长期服用抗凝药(如华法林、阿司匹林)、严重肝病(影响凝血因子合成)、化学物/药物中毒(如鼠药中毒)等,也会干扰凝血功能,引发鼻出血。
3.内分泌功能异常
女性经期或妊娠期,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、充血,易出现鼻出血(称为“倒经”或妊娠期鼻出血),多为少量出血,随经期或孕期结束缓解。
4.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
这是一种罕见的显性遗传病,患者鼻黏膜、皮肤等部位的毛细血管结构异常(血管壁薄、易破裂),表现为反复鼻出血,且有明显家族遗传史,常伴随口腔、皮肤等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。
5.急性发热性传染病
流感、麻疹、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高热期,鼻黏膜血管因高热扩张、充血,加上病毒感染导致黏膜干燥、糜烂,易引发鼻出血,多为少量出血,随病情好转逐渐停止。
频繁鼻出血需“对因处理”
偶尔因挖鼻、干燥导致的少量鼻出血,通过压迫止血和日常护理即可缓解;但如果出现频繁出血、出血量多、止血困难,或伴随头晕、乏力、皮肤瘀斑、鼻塞流脓涕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,通过鼻内镜、血液检查等排查病因,避免遗漏肿瘤、血液病等危险情况。找到病因后针对性治疗,才能从根源减少鼻出血的发生。
南京仁品耳鼻喉医院为了方便患者就诊,特开设了耳鼻喉急症处理门诊,支持夜诊,医生轮流值班,门诊电话:
025-85262032,来之前可提前拨打电话预约,来院即可安排医生处理,无需等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