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咽炎有哪些治疗误区?南京耳鼻喉科医生解答
很多人在咽炎治疗中存在误区,导致病情迁延或加重,需特别注意:
误区1:一有咽炎就用抗生素
错误原因:多数急性咽炎由病毒感染引发,抗生素对病毒无效;长期滥用抗生素会破坏咽喉部正常菌群,增加真菌(如念珠菌)感染风险,甚至引发“药物性咽炎”;
正确做法:仅在医生明确“细菌感染”(如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、扁桃体化脓)时,才使用抗生素,且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。
误区2:依赖“强效润喉片”或“偏方”
错误原因:部分润喉片含“强烈刺激性成分”(如高浓度冰片、薄荷脑),短期清凉感明显,但长期使用会刺激咽喉黏膜,加重干燥、萎缩;“偏方”(如用盐水漱口过浓、喝烈酒消炎)会直接损伤黏膜,延长恢复时间;
正确做法:选择温和的润喉片,偏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盲目尝试。
误区3:慢性咽炎“治不好就放弃”
错误原因:慢性咽炎虽难“根治”,但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护理,可实现“症状消失、长期不复发”,放弃治疗会导致症状加重,甚至影响生活质量(如睡眠、食欲);
正确做法:先找诱因,针对性干预,配合局部治疗和护理,多数人能有效控制病情。
若你咽炎症状持续超过2周不缓解,或伴随“吞咽困难、声音嘶哑超过1个月、痰中带血”等症状,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,明确诊断后再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